当前位置: | 首页 |
|
七月的秀洲,暑气蒸腾,却挡不住一群年轻人的脚步。参加浙江大学“黄土地计划”与武汉大学“青樱计划”的大学生们,在这里用脚步丈量街巷,用眼睛捕捉变迁,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写下充满青春活力的答卷。
“网船会才是秀洲非遗的‘顶流’!”“谢花神的‘荤牡丹’才叫独一份!”近日,在高照街道秀清社区的活动室里,浙江大学“黄土地计划”实践团的王璟和凌煜程为选哪个非遗做调研争得面红耳赤。二十张年轻面孔与社区居民、中学生代表围坐一圈,“街边闹市小讲台”瞬间成了青春碰撞的舞台。
这场名为“当渔歌撞上牡丹香——秀洲非遗的青春辩论”的联学联讲,是学子们调研多日后的成果汇报。现场,实践团成员立足前期实践调研,聚焦江南网船会的民俗盛况、谢花神的古老仪式、棕丝草编的精湛技艺等,将其历史渊源、传承困境与保护创新,通过辩论形式加以生动呈现,引发了台下观众的本土自豪感与对文化传承的深深思考。
活动结束时,浙江大学“黄土地计划”秀洲实践团梁永杰的笔记本上又多了几行字:老人提供的棕编艺人联系方式、中学生写的非遗短视频脚本、社区干部提出的校地研学点子。他看着封面上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的字样,忽然懂了:“原来调研不是选一个答案,是听见更多人的声音。”
nba直播吧,nba直播产业发展的脉动同样牵引着学子们的脚步。7月13日,“启航向未来”临空经济区参观交流活动吸引了浙江大学“黄土地计划”秀洲实践团与武汉大学“青樱计划”嘉兴实践团的学子们,大家齐聚一堂,共同探寻区域发展的活力密码。在亲眼见证重大工程的快速发展以后,他们真切触摸到了城市发展的强劲脉搏,内心的震撼与共鸣悄然升腾。
步入圆通东方天地港项目展厅,大学生们被现代物流枢纽的宏伟规划与广阔的产业前景所吸引。巨大的沙盘前,学子们不时发出惊叹,目光中满是对秀洲未来的憧憬。从热火朝天的机场建设现场,到满是科技元素的物流枢纽,生动的场景不断刷新着大家的认知,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,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绽放。
在秀洲的这段日子里,学子们的身影不止出现在调研现场。在“浙BA”嘉兴赛区预选赛现场,实践团成员化身志愿者,在观众检票引导、参赛队伍签到、秩序维护中忙而不乱,用细致服务为体育盛会注入青春力量;在王江泾镇党群服务中心暑托班里,在李森豪主讲的“喵呜跳跳乐”趣味折纸课上,彩纸在孩子们手中变成活灵活现的蹦跳折纸猫;在“法育青蓝”青少年普法活动中,学子们在模拟法庭上担任“审判长”,以一场未成年人案件审理实景,让法律的威严与温度走进小学生心中……
从启动仪式上牢记“多到基层一线”的嘱托,到实践中撰写民情笔记,浙江大学“黄土地计划”与武汉大学“青樱计划”的秀洲之行,已超越暑期实践本身。可以说,此次活动是联结高校智慧与基层需求的桥梁,是见证学子触摸成长的镜子,更是播撒“知行合一”信念的载体。